ballbet贝博BB下载:
苏富比拍卖会上,“粉红之星” 以 2.3 亿天价一锤定音,最终被神秘买家收入囊中。
这场拍卖不仅让一件价值连城的珠宝易主,更将彩钻领域的 “天价门槛” 再次推向公众视野。有人凭借实力将珍宝与旁人艳羡的目光一同带走,也有人如杭州的平太太般,只能在心仪拍品被高价竞得时暗自神伤。
平太太至今清晰记得去年佳士得拍卖会上的场景:当她关注许久的彩钻耳坠最终以远超预期的价格落槌,落入他人之手时,那种失落感格外强烈。事后她回忆:“当时甚至忍不住想,这辈子或许都很难再遇到这一种合眼缘的彩钻了。”
彩钻作为珠宝品类中具有高价值属性的分支,过去较长时期内,行业发展与市场话语权主要由西方主导。从佳士得近五年公开的拍卖数据可观察到,重量1克拉以上、颜色评级达到Fancy Vivid级别的粉钻,年均成交价涨幅维持在12%至15%;2023年,一枚5.5克拉蓝钻的拍卖成交价格达3.8亿元。
行业内普遍认可“每10万颗宝石级钻石中仅能产出1颗彩钻”的稀缺性,有业内人士指出,这一特性也成为了西方品牌维持市场垄断地位的重要依托。
从市场份额分布来看,2022年全球彩钻市场规模统计结果为,西方传统品牌占据83%的份额,其中蒂芙尼单一品牌就承接了超30%的高端彩钻订单;而国产珠宝品牌在彩钻领域的市场占比不足5%。
对普通消费者而言,获取彩钻的途径存在很明显局限:要么以高价购买进口产品,要么只能参与拍卖会竞逐,国产珠宝在彩钻市场长期缺乏足够的市场参与度与品牌声量。
而彩钻市场格局的变化,始于中国在宝石级钻石领域的技术突破。2019年,中国科学院首次成功“落地”宝石级钻石,经专业检验测试,其硬度、折射率等物理指标与天然钻石一致,这一技术成果为国内彩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。
随后,河南柘城逐步成为全国宝石级钻石产业核心区域,当地宝石级钻石年产能从2020年的200万克拉提升至600万克拉,当前产能占全国宝石级钻石总产能的45%,成为推动国内宝石级钻石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基地。
在技术研发层面,国内科研团队进一步解决了彩钻稳定量产的问题。研究人员以天然彩钻形成机制为参考,通过调控碳元素与氮、硼等元素的配比,实现了粉色、黄色、蓝色彩钻的规模化生产,且产品保留了天然彩钻的光学特性。这一技术进展打破了西方在彩钻生产端的技术垄断,为国产彩钻品牌进入市场创造了条件。
随着国产彩钻技术的落地,国内珠宝品牌开始布局彩钻市场。以扎根河南柘城的柘光品牌为例,该品牌未采用西方品牌常见的高溢价经营销售的策略,而是以“相对亲民的定价+个性化定制”模式开展业务。
其中3克拉VVS净度级别的粉钻项链定价低于10万元,同时提供钻石形状、参数调整等定制服务,并配套IGI国际宝石学院证书及免费清洗等售后保障,通过产品与服务组合拓展市场。
截至2024年底,卡地亚母公司历峰集团在亚太市场(以中国为主要消费区域)的销售额出现同比7%的下降,降至19.13亿欧元(约合人民币144.33亿元),该区域是其全世界内唯一销售额负增长的市场;国际钻石企业戴比尔斯在2024年两次下调毛坯钻石价格,单次降幅为10%至15%,试图通过价格调整维持市场竞争力,但尚未扭转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趋势。
从市场反馈来看,与西方品牌动辄百万的彩钻产品相比,国产彩钻品牌的定价更易被部分消费者接受。京东商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柘光品牌在平台定制国产钻石首饰品类中销量排名首位,在整体珠宝品类成交量中位列第二。该品牌推出“来图定制”“DNA毛发钻石”等产品概念,同时承接国风古典款式定制需求。
面对这样的冲击,有外媒难以接受,甚至酸言酸语地辩解:“不过是你们运气好!”
截至目前,累计定制客户数量接近1000位,订单类型以婚戒、节日礼品及个人消费为主,复购及转介绍订单占比约40%。从产品呈现来看,其外观设计与包装品质接近国际大品牌水平,价格约为国际大品牌同种类型的产品的1/10,这一差异化优势使其获得部分高收入及中产消费者的认可。
平太太通过朋友推荐选择柘光品牌,定制了与此前拍卖会上同款的彩钻耳坠,并将钻石品质升级至VVS净度、D色级。据其反馈,定制产品的光泽度优于拍卖会上的原版,采购成本减少近百万元,且配备IGI证书,售后服务流程完善。
可见当前彩钻市场中,“西方垄断”的格局已出现变化。河南柘城宝石级钻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,叠加柘光等国产品牌的市场探索,推动彩钻产品从高端进口奢侈品向本土化生产的个性化饰品转变。
这一转变不仅是产品供给端的调整,也体现出国产珠宝品牌在高端品类中市场话语权的提升,同时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更多价格的范围与产品类型的选择。